当前位置:  首页 > 360牛牛体育直播
远景动力引领储能产业安全高效进阶
时间: 2025-04-29 19:51:23 |   作者: 360牛牛体育直播

  

远景动力引领储能产业安全高效进阶

  在碳中和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重驱动下,储能产业正加速向高效化、智能化进阶。上周,2025中关村储能展(ESIE)汇聚全球顶尖企业,行业领军者纷纷亮出“杀手锏”,以颠覆性技术重塑行业规则。勾勒出一幅储能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创新的全景图。

  远景储能产品研发总经理徐中华围绕储能电芯及系统安全,阐述了公司在研发技术、制造工艺及安全层面的核心策略。

  远景动力电芯工艺优化及设备升级,已将电芯一致性提升至“专业级水平”。例如,通过减少人工干预工序、采用高精度设备,实现电芯极片的一致性控制,从而保障大容量电芯在并联应用中的稳定性。同时,远景动力创新电芯本体安全设计,优化电解液配方与结构,从源头降低热失控风险。徐中华特别提到,远景动力在电芯开发中坚持“针刺实验常态化”,每一批次新品均需通过严格测试,确保安全性能达标。

  在系统层面,远景通过材料创新与设计升级构建多层防护。电芯间隔热材料耐温能力已从800℃提升至1200℃,可有效阻断热蔓延;集装箱级储能系统采用纳米防火隔层,耐火能力超4小时,可通过大规模火烧实验验证。此外,远景将AI技术融入安全监测体系,实时分析电芯运行数据,提前预警潜在风险。徐中华强调:“安全需贯穿电芯、模组、系统全生命周期,从本征安全、集成安全到运营安全缺一不可。”

  2019年,远景完成收购日产电池公司AESC,成立远景动力。植根于AESC“零重大事故”的安全基因,远景始终将安全视为“不可妥协的第一原则”。企业内部建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体系,EHS(环境、健康与安全)部门直接向高层汇报,拥有“一票否决权”。远景要求“说的必须做,做的必须验”,从原材料到成品全流程执行严格测试,并将安全理念融入员工日常习惯。例如,新配方或工艺调整需通过前置验证,确保安全达标后方可量产。“安全是储能规模化的前提,只有夯实本征安全根基,行业才能真正迈向高质量良性发展序列。”

  继Mr.Giant 5MWh系统成功推出后,亿纬锂能再次加码大储赛道,发布新一代6.9MWh储能系统,精准契合国内大规模电站市场化需求。亿纬锂能6.9MWh储能系统基于大电芯技术路线,融合CTP高度集成设计,实现Pack成本下降10%、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提升20%,支持百兆瓦时电站项目标准化配置,适配主流3450kW功率,大大降低客户初始投资。

  在结构设计上,系统采用顶置液冷机组,提升集装箱空间利用率15%,同时降低占地与噪音。模块化液冷设计支持单模块独立运行,保障系统稳定性,提升运维效率。安全性能方面,6.9MWh系统构建多重防护机制:电芯侧应用“透视者”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监测与预警;Pack侧采用热电分离设计,有效抑制热失控,防范电气短路,全面守护系统运行安全。

  电工时代副总经理于建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围绕研发技术、AI赋能和海外布局等关注点,阐述了公司的核心策略。

  展会期间,多位行业人士指出,当前储能行业面临激烈的价格内卷,部分企业为压缩成本盲目追求电芯容量扩大,导致产品能效与安全性下降。于建斌坦言,低价竞争已对行业生态造成冲击,低质产品涌入市场可能引发安全风险隐患。他呼吁企业回归理性竞争,通过提升产品性能与可靠性建立长期竞争力。例如,通过优化散热设计、降低电芯温差异常率,延长设备寿命,并借助国家能效标准升级推动行业质量门槛提升。“安全是底线,价格战不应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针对储能系统效率与安全难题,中电装储能正加速数字化转型。于建斌表示,AI技术可通过一系列分析BMS(电池管理系统)海量数据,实现安全预警、能效优化及故障预测,但目前电力系统数据接口标准化不足制约了技术落地。

  公司计划引入AI智能大数据模型训练,赋予储能设备以生命力,在早期预警、故障诊断和智能运维等方面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此外,中电装储能提出建立行业安全技术联盟,推动电芯、模组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降低系统认证成本,同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攻克构网型控制、储能安全等前沿技术。

  谈及出海战略,于建斌指出,国内外标准差异是主要挑战。中电装储能正通过获取海外认证,推动产品与国际接轨,并优先布局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高价值场景。他强调,海外市场需坚持“质量先行”策略,避免盲目低价扩张。“海外客户更看重全生命周期价值,这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未来,公司计划以点带面拓展区域市场,同时依托国内技术积累,开发适配海外需求的高可靠性产品,推动中国储能技术走向全球。

  在2025国际储能展(ESIE)上,国轩高科全球首发“积木式充换电系统”,以模块化设计颠覆传统补能模式。该系统将电池包设计为标准化“积木单元”,单包电量高达452kWh,通过叉车与专用吊具实现“五分钟极速换电”,适配纯电重卡、半挂牵引车等商用车型。

  相较于固定充换电站,该方案建造成本降低75%,且支持移动板车灵活调配,实现“电找车”的高效补能逻辑。项目负责这个的人说:“积木系统不仅解决重卡续航焦虑,更以轻量化、长寿命特性,推动商用车电动化普及提速。”

  展会现场,国轩高科同步展出了第三代智能移动储能充电车、7MWh储能系统舱、工商业储能柜及下一代588Ah大储电芯等产品,形成“移动补能+固定储能”全场景解决方案。

  其中,移动充电车可快速部署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矿山工地等场景,支持紧急供电与调峰配储;而588Ah电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190Wh/kg,循环寿命12000,成为大型储能项目的核心支撑。此外,针对家庭与小型商业场景的Go系列、Home系列储能产品也引发广泛关注,彰显其“从GWh到kWh”的全域布局能力。

  此次展会,欣旺达带来国内首台10米级2MWh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欣纪元2000真机全球亮相,该产品通过创新性液冷系统模块设计,能精准控制电芯温度在31℃左右,实现储能容量与安全性能双重突破。此外,该产品还覆盖了电网不停电检修、抢险救灾应急供电、活动现场保电、移动场景充电、施工临时用电五大应用场景,助力能源体系向更安全、高效、低碳的方向迈进。

  欣旺达储能研发总监岳洪亮介绍,移动储能车其实替换的也是原来的柴发的移动储能车。欣纪元2000是目前行业第一个 2000度电的电量,技术上,也是行业里面第一家用液冷的技术嫁接到移动储能车上来。

  据悉,采用液冷的技术后,集成度会更高,可以把更多空间省出来用来装电池;而且整个电池的温控会控得更稳定、更好,使产品用得更久。

  “目前, 欣旺达电芯做了全应用场景的一个布局,从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和智慧能源五大领域,产品系列有72Ah、100Ah、280Ah、314Ah和625Ah。”欣旺达海外储能产品研制总监魏臻表示。

  在业务布局与产品解决方案上,索英电气聚焦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分别是储能变流器与电池充放电检验测试产品。自2009年起,公司便涉足储能变流器领域,参与了国网早期示范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同时,在电池检验测试领域,索英电气于2003年研发出了国内首套商业化应用的节能回馈负载,2010年,率先为宁德时代等头部公司可以提供大功率检测设备,为动力电池及锂电池的研发提供大功率检测支持。

  索英电气测控事业部总经理易虎表示,随着储能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这两大业务线深层次地融合。在储能电池研发阶段,索英电气提供电池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参数的测试服务;在生产阶段,则专注于下线检测与容量评估,确定保证产品质量。在储能电池应用阶段,索英电气又有自主研发的储能变流器,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这种深度参与,使得索英电气能够更紧密地与储能企业、电池企业建立合作,帮助客户实现更多价值。

  关于未来技术路线与创新方向上,此次展会,索英电气重点展出6MW集中式液冷储能变流器、2.5MW集中式储能变流器及215K组串式储能变流器、2500V储能电池工况检测系统等产品以及大容量多支路储能电池集装箱测试系统。

  面对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索英电气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储能行业136号文的要求,聚焦储能产品的商业化应用与全生命周期价值。索英电气在2024年底推出大容量多支路储能电池检测系统,能够穿透到储能系统里面的簇与簇之间的进行评价储能电池测试设备,能给精准评估簇间差异性与环流,优化电池配组方案,提升5%以上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价值。

  此外,索英电气还致力于构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其ES系列液冷型储能变流器产品集成了行业领先的响应速度与构网能力,并在新疆乌什等储能项目工程中成功验证。索英电气是国内最早一批通过构网认证的企业,这一技术不仅增强了新型储能系统对电网的主动支撑能力,也进一步巩固了索英电气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在2025中关村储能展(ESIE)上,海辰储能发布行业首个联合定义的∞Cell 587Ah储能电池,尺寸标准化为73.5*286*216mm,获5家产业链头部企业同步展出及认证。

  该电池通过多维度工程验证,被认定为平衡系统效率与成本的最优解,其搭载的∞Power 6.25MWh 2h储能系统具备标准化、高安全、超低成本等优势,降低集成商30%研发投入。海辰储能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此举标志着‘海辰标准’向‘行业标准’迈进,将加速大容量储能系统规模化应用。”

  大容量储能系统:∞Power 6.25MWh系统支持2小时持续放电,适配风光大基地与电网侧调峰;

  多元场景:261kWh工商业储能一体柜、∞Cell 1175Ah储能专用电池及钠离子电池∞Cell N162Ah,覆盖从长时储能到极端环境、从工商业到户用等全场景。

  从定义标准到全场景落地,海辰储能正以创新产品与技术实践,引领行业迈向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新能源时代。

  奇点能源在2025中关村储能展(ESIE)上重磅发布“直·交·网·智全栈多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直击储能行业场景碎片化与系统兼容性难题。该方案以“拼图式”设计理念,实现直流侧AI动态温控与电芯级消防管理、交流侧逆变器集群智能控制、电网侧毫秒级调频响应及虚拟电厂接入、智慧物联平台实时优化能效四大技术突破。

  通过“让储能适配场景而非场景妥协”,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工商业园区、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等多元场景,助力客户降本增效。首席技术官赵晓斌表示:“灵活性是储能的未来,全栈能力将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展会期间,奇点能源一举斩获TÜV莱茵颁发的四项权威认证,包括PCS储能变流器IEC/EN 62477-1型式认证、CE-EMC认证,以及eBlock-418A的德国VDE 4110与意大利CEI 0-16并网认证。研发中心总经理张翼强调,认证标志着产品安全性与性能获国际认可,为拓展欧美高端市场铺平道路。目前,其模块化储能系统已批量应用于欧洲储能项目,并计划在海外建厂,深化本地化服务能力。“认证不是终点,而是全球信任的起点。”张翼表示。

  面对行业价格内卷,奇点能源创始人刘伟增提出“以技术破局”战略:2021年锚定工商业储能赛道,2023年打通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全生态链,2024年蝉联中国工商业储能出货量榜首。公司通过落地多城生态合作伙伴大会,推动储能走进制造、物流、数据中心等千行百业。

  未来,奇点将聚焦AI驱动策略、虚拟电厂技术及零碳产业园建设,构建全产业链闭环。“储能不是短期生意,而是长期价值创造。”刘伟增总结道。从技术领跑到生态共建,奇点能源正以创新之力重塑全球储能竞争格局。

  浙江华昱欣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昱欣”)是一家以智慧光储系统为核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

  华昱欣国内营销中心总经理徐冰表示,公司始终秉持五大极致理念——极致可靠、极致性能、极致易用、极致服务、极致价值,致力于为户用、工商业及地面电站提供一站式、全场景的数智化能源解决方案。

  徐冰介绍,华昱欣的解决方案覆盖源网侧、工商业、户用及光伏电站等多元应用场景。

  在此次展会上,华昱欣重点展示了覆盖工商业与地面电站两大核心应用场景的储能解决方案,推出了125kW/261kWh智能液冷储能户外柜。

  在客户最为关注的安全方面,华昱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首先从选材上,华昱欣采用车规级A+类电芯,意味着产品有更高的一致性和更长的寿命。在生产制造上,华昱欣在浙江金华市设有全自动化的车规级电池生产产线,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最后,在电池管理系统上,华昱欣采用车规级的BM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高精度的监测和更快速的响应,做到早发现、早预警。

  通过选材、制造和智能化三个能力的加持,华昱欣做到了从电芯到系统的全面车规级设计,提供更高安全级别的产品,让客户放心使用。

  2025中关村储能展不仅是一场技术盛宴,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的趋势。中国企业正以差异化路径破解行业痛点,推动储能从“政策驱动”迈向“需求驱动”。然而,产能过剩隐忧与技术标准缺失仍是悬顶之剑,行业亟需以技术创新筑牢安全底线,以协同合作替代零和博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