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光伏逆变器
零碳园区新风口:源网荷储充一体化成关键!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实际案例
时间: 2025-08-02 15:16:56 |   作者: 光伏逆变器

  

零碳园区新风口:源网荷储充一体化成关键!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实际案例

  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在零碳园区的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可以满足园区的能源需求,确保电力稳定供应,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支持环保可持续发展。同时,储能设备的引入,解决了能源储存和调配的问题,使得园区在能源使用上灵活性更好和高效。

  通过光储充的协同工作,可以轻松又有效平衡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园区用电负荷的需求,能保证电力稳定供应。不用担心能源缺乏或者配电不足的问题,能够保证园区的正常生产和用电需求。

  通过峰谷套利模式,为园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电力需求高峰时段,园区可通过储能设备中的电能进行供电,有很大成效避免电价高峰带来的成本压力,降低经营成本。而在电力需求低谷时段,园区可通过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多余电能进行充电,储存起来以备高峰时段使用。

  通过参与需求响应,进一步拓宽了园区的盈利途径。需求响应是一种通过调整电力消费模式来响应电力市场需求变化的机制。园区通过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能够实时掌握电力供需情况,并依据市场需求调整电力消费策略。这种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使得园区在电力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盈利机会。

  零碳园区建设光储充一体化项目的收益计算方式主要是基于项目的投资所需成本、能源产出、售电收入、补贴收入以及经营成本等多个因素。

  确定投资所需成本: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所需成本、储能系统投资所需成本、充电设施投资所需成本、安装及其他相关成本;

  预测能源产出: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和效率,预测年发电量;根据储能系统的容量和效率,预测年储能电量;根据充电设施的容量和使用情况,预测年充电量;

  “零碳园区”光储充放示范园区项目位于下涯镇钟潭路2号。项目集光伏、储能、充电、放电四大功能于一体,通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对园区与充电站用电进行智能化整合、调配和管理,最终实现园区用电零碳排放。

  该项目共配备有光伏0.5715MW(其中园区屋顶光伏0.5071MW,充电站车棚光伏0.0644MW),储能100kw/232kwh,充电960kw(快充11台,超充1台),充放电V2G设备1台。

  园区光伏每年可生产54万kwh太阳能绿电,每年可为园区节省超40万以上的用电成本;同时配备的1台232kwh储能设备,通过峰谷套利、需求响应等能源调度管理,每年可为园区降低约8万的用电成本。示范园区上线%的用电成本。

  园区屋顶面积3600平米安装屋顶光伏,平均每年可为园区生产绿电54万kwh,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9吨。园区用电中60%直接来自光伏和储能,另外40%的电力基于智能物联网的优化,将会通过“在电力生产过多时出售给电网或传输给充电站使用,需要时从电网取回”的合作模式,实现100%的零碳电力能源供给。

  示范园区平均每年可为2万车次新能源车主提供快充服务。示范园区新增设的建德市“第1台液冷超充桩”,最高充电功率可达到480kW,最高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园区采用建德经开全额投资模式,投资规模约400万。通过对园区节能降费、对新能源车主提供充电服务、交易多余绿电以及参与国网电力需求响应等获得综合投资回报,投资回收期约5-6年。相较传统的单一设备投入具有投资效率高,服务能力强等优势。

  通过智慧能源运营管理平台灵活的能源管控策略,可对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充电桩、电网组成的能源系统来进行能量管理和有序调度,光伏系统发电自发自用优先供给园区用电或电动汽车充电,余电借助储能实现能量时移或并网,储能系统默认使用峰谷套利模式运行,并辅助光伏绿电的本地消纳,助力打造城市新名片,加速实现城市“双碳”目标。

  光储充一体化作为零碳园区的核心技术之一,实现了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为园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同时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安科瑞郭海棚+198,2138,0729

  光伏储能的应用场景丰富多样,涵盖了离网、并网以及微网等多种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各类场景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特点,为用户更好的提供稳定、高效的清洁能源。随着光伏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成本降低,光伏储能将在未来能源体系中发挥逐渐重要的作用。同时,各类场景的推广应用也将助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实现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做出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返回列表